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新闻 多媒体

行业研究 | 不良ABS系列之二:个贷信用类不良发行趋势及特点

2021-01-14 来源:朗姿韩亚资管

一、个人信用类不良ABS的发行规模及趋势

1.jpg

个贷信用类不良的启动,从2016年开始,2016年一共有3家机构发起3单,合计10.58亿的规模,随着试点的推进,个贷不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的发行数量是22单,69.02亿元,2020年发行数量是37单,90.26亿元;截止20201231日,个贷信用类不良一共发行了91单,合计发行规模252.82亿。

2.jpg

从参与机构来看,2016年仅3家机构发行,分别是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2017年扩大到8家,2018年发行机构最多,有10家。2020年有10家机构参与发行。

3.jpg

252.82亿的发行规模中,其中建行、工行、招商、浦发、农行属于排名前5的活跃的发行机构。建行发行规模占比27%,工行发行占比24%,招商发行占比12%,浦发发行占比13%,农行7%,此外还有中信、兴业、交行、华夏、光大等机构参与。

4.png

从几大银行的发行规模趋势来看,各银行的发行趋势均为逐年上升。


二、个人信用类不良ABS的发行特征

2.1 发行时间特征

5.jpg

目前出表仍是银行发行不良ABS的核心动机。从不良ABS的发行时间分布可以明显观察到这一特征,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发行在36912月份的发行趋势明显。

不良ABS的发行需要一定封包期,以及1-2个月的销售周期,所以看出受春节影响以及年底年初的银行工作重心影响,一般3月份发行比较少。而6912月份受到考核压力,则发行规模明显增多。从几大银行的月份发行趋势来看,12月、6月和9月是银行发行高峰期。

 

2.2 封包期情况

从整体来看,银行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发行封包期时间平均为5.4个月,最长是中誉2020-113个月,最短有3单项目仅为2个月。

6.jpg

银行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发行封包期集中在3-6个月。

7.jpg

从几大银行发行产品的平均封包期来看,中国银行发行产品的平均封包期最长,达到10.33个月,交通银行发行产品的平均封包期最短为3个月;而发行大户建行、工行、招行和浦发的平均封包期分别为4个月、4个月、3.93个月、4.23个月。


2.3 发行折价率特征

发行折价率 = 不良ABS发行规模 / 入池资产未偿本息费和

8.jpg

从整体来看,银行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发行平均折价率是10.45%,最大是建鑫2019-8

22.65%,最小是浦鑫归航2020-13.12%。剔除个人消费类只看信用卡类不良,银行信用卡类不良ABS发行平均折价率仅为9.92%,最大折价率为建鑫2018-320.21%,最小折价率为浦鑫2020-13.12%


9.jpg

按年度来看,各个银行在2016年度发行的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平均折价率最高,达到13.07%;在2020年度最低,为8.21%。整体上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平均折价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折价率的下降也代表了基础资产回收预期的下降,基本符合这几年我们国家个人信用风险的变化趋势。

10.jpg

上图是以时间倒序为坐标轴的个贷信用类不良ABS发行折价率趋势,也可以说明发行折价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具体观察各银行的发行折价趋势来看:

11.jpg

12.jpg

13.jpg

14.png

15.jpg

建行发行的产品折价率相对比较稳定,除个别低于15%以外,基本在15%-20%之间,且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的趋势。

工行发行的产品折价率经过先降后升再降的过程。其中20172018年初折价率下降的原因是入池资产的加权逾期期限的上升,而后一波2020年下降则主要受到疫情和信用类不良整体回收率下降的影响。

招行和浦发的产品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

 

2.4 优先级利率

证券发行利率方面,优先档发行利率屡创新低。2020年优先级发行利率最低至2.5%。

16.jpg

2019年,受资金面充裕影响,不良资产ABS的优先档发行利率不断走低,利率集中在3%~4%之间。2020年下半年,受宏观货币市场政策影响,发行利率逐渐提升。2018年优先档证券的平均发行利率为4.9%,而2019年全年的平均发行利率为3.8%,环比下降了110bp2020年全年的平均发行利率为3.22%,环比下降了58bp


此外,我们也观察到,信用类不良ABS优先级的加权平均期限为0.5-1年,和1年期中票收益率的利差一直趋于下降额度趋势,目前信用类不良基本和1年期中票无明显利差关系。这说明此类资产已经获得了优先级投资人的认可,且投资人已经基本把这类产品和同期中票相匹配,考虑到信用不良ABS一般久期较短,从配置角度而言仍有一定意义,但对于流动性的管理要求比中票较高。

此外,我们观察到一般一单信用类不良ABS优先级的规模在3000-2个亿不等,公募基金、银行对配置ABS资产有集中度限制,所以单项目可配置的额度优先,导致很多基金和银行的参与热情不高。好在目前发行的规模总数不高,未来随着体量上升,发行端仍面临优先级资金的募集压力。


2.5 次级溢价率

17.jpg

按照时间顺序来看,银行发行的个贷信用类不良ABS次级发行价呈现上升的趋势。

次级溢价发行是不良ABS的典型特点。不同的次级投资人对基础资产未来回收的预期不同、发行人对基础资产回收的预期和中债咨询预测的不同都是次级溢价发行的动机所在。在截止20201223日发行的85单产品中,有61单溢价发行,占比达71%;其中溢价最高的有2单,均为建设银行发行的产品,分别是建鑫2019-1和建鑫2019-3,底层为一般消费类贷款。截至20201223日,建鑫2019-1已经清算,次级XIRR99.88%;建鑫2019-3仍存续,次级票面本金已经摊还,仍未实现次级投资本金的全额收回。

我们也需要注意,发行溢价率高虽然代表了投资人和发行银行对于资产回收的较好预期,但也需要警惕由于溢价过高带来的未来回收安全垫较弱或次级收益较低的现象。

18.jpg

从各个发行主体来看,整体均有发行价格上升的趋势,其中:


  • 银行8在经历2020-32020-4较高发行溢价情况下,最近发行价格基本控制在105以内;

  • 银行4产品基本平价发行,最近一单2020-4则出现了117的高溢价,这主要是因为在发行时点,基础资产的实际回收(2个亿)已经超过优先和次级的发行规模(合计1.87亿),本单出现了资产折价率定价偏低的情况;

  • 银行2产品的次级发行价格有上升趋势,但目前仍控制在110以内,根据最近银行2簿记的情况,大概率有突破110的概率,但不会出现过高溢价;

  • 银行7产品的次级价格波动较大,但剔除个人消费类,仅考虑信用类不良,发行折价率在120以内,近期建行产品的发行价格基本控制115左右,一方面是该银行对自己的产品比较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历史项目回收也有力印证了这一论点,投资人相对给予较高的信任;

  • 其他银行的次级发行溢价也有一定上升。


整体而言,目前信用类不良ABS次级发行溢价已经是一个常态,所以银行之间也有追求一定溢价的动机,但也需要平衡和资产回收的关系。市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溢价率的高低本质上还是投资人和银行对于底层资产未来回收的预判。


NPL ABS 系列文章:

《不良ABS系列之一:市场扩容,近在眼前》


感谢为此系列文章辛勤付出的朗姿韩亚ABS项目组同事(刘靖涛、张超、张益瑞、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