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公司新闻 多媒体

行业研究 | 不良ABS系列之一:市场扩容,近在眼前

2021-01-13 来源:朗姿韩亚资管

银行间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背景:

经济背景: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2.84 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 987 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6%,较上季末增加0.02个百分点。这仅仅是商业银行的数字,消金互金公司的不良贷款余额同样水涨船高。从最近几年不良贷款余额走势来看,不良资产余额仍在稳步上升,且上升幅度要显著高于资产增速。


1.jpg


数据来源:

NIFD季报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0-11-24/doc-iiznctke3038127.shtml

 

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1.96%,其中,大型银行不良率为1.5%,上升较快,但总体保持较低水平,股份制银行不良率和二季度保持一致,城商行和农商行虽在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运行,特别是农商行,三季度末不良率为4.24%,居各类银行之首。


2.jpg



数据来源:

NIFD季报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0-11-24/doc-iiznctke3038127.shtml

 

资产质量压力小幅上升的同时,在监管引导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速度也在加快。数据显示,20201~9月,贷款核销规模合计7646亿元。仅在三季度贷款核销规模就达到了3200亿元,同比上升33%,商业银行不良处置有加速的趋势。除贷款核销外,商业银行也在采用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包括与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权转让协议、加快发行不良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甚至有中小银行打算借助定增计划清理不良贷款存量。

 

政策背景:

20162月份,八部委联合提出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首批6家银行,总额度500亿。首批6家银行为工、农、中、建、交和招商;

2017年,不良资产证券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共12家银行入围第二批名单,总额度仍为500亿,本次入围名单有国开行、股份制银行以及个别城商行;

201911月第三轮试点推广,此次涵盖了包括AMC、外资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一共试点额度1000亿。

 

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为对公不良和零售不良,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推出来之前,对公不良的处置手段除了传统的自主催收以外,有打包出售给四大AMC或地方AMC、核销;但不允许单户转让给AMC或非金融机构。零售不良的处置手段则更为短缺,除了自主催收以外,基本只能有贷款核销这一条路径可走。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推出试点以后,针对银行体系内积累的不良资产,如果不想账面直接核销,要么只能打包出售(仅限对公不良)、要么采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实现会计报表和监管报表的真实出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相当于在原有银行自主或委外催收,不改变原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处置手段。随着市场投资人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认可,ABS的发行规模也呈现了逐步攀升的趋势。

2020年,监管部门提出《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通知》)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将进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在原有的不良处置手段基础之上,也放开了对单户对公以及批量个贷不良的转让限制。但目前了解批量个贷仅能转让给四大AMC且不允许再次转让,此外还要求四大AMC具备自主管理和催收的能力,考虑到个贷不良转让过程中涉及的系统搭设、催收体系搭设、客户隐私信息的传输、人行征信的回写等问题,试点的推进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落地,四大AMC的传统强项是在对公不良,是否能够激发AMC的处置动机,以及如何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个贷不良的投资和催收工作中来,仍存在很大的变数。


所以在以上的背景下,针对个贷不良的处置,目前来看,ABS似乎是一个兼顾了效率和效果,考虑监管且不影响银行现有体系机制基础上较为行之有效的工具。